提升牛羊健康水平需要从饲养管理、营养供给、疾病防控、环境优化等多方面综合施策。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:
一、科学的饲养管理
1.分群饲养
按年龄、性别、生理阶段(如妊娠期、哺乳期、育肥期)分群,避免强弱混养导致应激或营养不均。
2.定时定量饲喂
建立规律的饲喂时间,避免突然更换饲料,防止消化系统紊乱。
3.充足饮水
提供清洁、新鲜的饮水,冬季注意防冻,夏季避免水温过高。
二、营养均衡的日粮
1.优质粗饲料
确保牧草、青贮饲料等粗纤维来源充足(如苜蓿、燕麦草),促进反刍消化。
2.精料补充
根据生长阶段调配精料,补充能量(玉米)、蛋白质(豆粕)、矿物质(钙、磷、铜、铁、锰、锌、硒等)和维生素(A、D、E)。
3.添加剂使用
添加益生菌(改善瘤胃菌群)、缓冲剂(如小苏打,预防酸中毒)、或必需氨基酸(如赖氨酸)。
三、疾病综合防控
1.疫苗接种
定期接种口蹄疫、牛瘟、布鲁氏菌病、炭疽等疫苗,遵循当地防疫计划。
2.寄生虫控制
定期驱虫(如伊维菌素),轮换使用驱虫药以避免耐药性。
3.疾病监测
观察牛羊精神、食欲、粪便等,发现咳嗽、腹泻、跛行等异常及时隔离治疗。
四、优化养殖环境
1.圈舍卫生
每日清理粪便,定期消毒(可用生石灰或碘制剂),保持干燥通风,减少氨气浓度。
2.密度适宜
避免过度拥挤,牛羊占地面积参考:
成年牛:3~5㎡/头;
羊:0.8~1.2㎡/头。
3.防暑防寒
夏季提供遮阳、喷淋降温,冬季铺垫草防风保温。
五、减少应激因素
1.平缓转群/运输
避免粗暴驱赶,运输前补充电解质(如维生素C)减少应激。
2.逐步换料
更换饲料时按比例逐步调整(如7天过渡期)。
六、遗传与选育
选择抗病力强、适应性好的品种(如西门塔尔牛、湖羊)。
定期淘汰体质弱、生产性能差的个体。
七、记录与数据分析
建立健康档案,记录疫苗接种、用药、生长性能等数据,便于追溯问题。
八、专业支持
与兽医或养殖专家保持联系,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技术指导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系统实施,可显著提升牛羊的免疫力、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,同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。关键点在于预防为主,综合管理,避免事后补救的被动局面。